字,诸位都不陌生,亦是云浮叛军中最难缠的对手,不过陛下回京消息传开后,赵师雄便停止了北上步伐,如今在消化地盘。”
最后,他手指再度前移,至临封道内,一座名为“宁安”的县城上,缓缓道:
“此地,便是叛军前锋将领苏澹的大本营。苏澹坐镇城中,宁安县往东北方,另外一座汶水县,驻扎他手下小半人马,与宁安县互为犄角,彼此照应。
屯兵于此的将领,乃是苏澹的妻弟,而以这汶水县为桥头堡,周边的几个村镇,则有一股股小规模叛军,领兵的也都是苏澹的亲信。”
赵都安俯瞰沙盘地图,对地理格局立即明晓。
孙孝准意气风发,摩拳擦掌道:
“因城内兵少,固守已是艰难,故而迟迟无法予以反攻,不过如今赵都督率两大营抵达,又有薛大人指挥,反攻拿回宁安、汾水已是板上钉钉!”
对于这个结论,众人都暗暗点头。
并非盲目自信,而是理所应当。
援军一到,形势逆转,如今太仓府城兵多将强,打赵师雄或还有极大难度,但只对付个苏澹,若都做不到,在座所有人都该以死谢罪了。
石猛忽然面露担忧道:“可靖王那边是否会给我们时间?”
他迎着众同袍视线,认真道:
“大军开拔,东线的靖王必然知道,枢密使抵达西线也有段时日,若这时候建成道叛军大举生乱,令东线不稳,以此牵扯我们的兵力,该如何应对?”
赵都安没吭声,扭头看向薛神策,想听一听这位“军神”的答案。
双线作战最尴尬的地方出现了,西有慕王,东有靖王。
朝廷大军单独打任何一方都有胜算,却无力同时应对两方。
袁锋也附和道:
“如今两个藩王已达成同盟,唇亡齿寒的道理,他们不会不清楚,所以靖王不可能坐视我们全力与云浮叛军作战而不管不顾。”
薛神策面色不改,心中早有计较,语气坚定道:
“依我判断,在彻底收回临封道被吞掉的地盘前,靖王不会找麻烦。”
他目光迎向赵都安,解释道:
“靖王、慕王二者固然为同盟,但这个盟友关系却很脆弱,双方固然不愿看到对方被剿灭,但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对方比自己强。
如今靖王固守打下来的淮水地盘,不曾踏足临封,而慕王却吃掉了临封的一部分地盘。此等情况下,靖王只怕也想借朝廷的手,削弱一下云浮叛军的实力的。”
孙孝准也点头,认可这个判断:
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