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把控质量?”
周围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,满心期待地看向林楠。
“质量?对传统影视行业来说,是叫把控质量。但对我们来说,可以换成良品率,或者合格率。
一部ip改编的粉丝作品,只要满足粉丝的喜好,就是合格的、成功的,不需要专业团队。高质量不好定义,但合格率就是这么简单!”
这个回答,让很多电影人无法接受,但事实又告诉大家,此类电影的票房确实都不低……就像《小时代》。
不待林楠继续发问,张强自己补充了起来:
“既然林导问到这里了,那我就说说今天第二个重点。”
只见大银幕上翻了一页,赫然出现三个字:“大数据!”
“大数据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法宝,它同样可以用到影视行业来。
通过大数据搜集所有人在网上的痕迹,提取用户的喜好,比如影视作品的喜好、关键词频率、喜欢哪些明星、有什么兴趣爱好……最后通过筛选总结,做到粉丝电影和电视剧的定制与精准投喂。”
张强又拿出了一个杀手锏,听得影视行业胆战心惊之余也起了些心思,这是把所有观众进行圈养呢?
“观众是人,有感情有思想的人,每时每刻情绪和心态都在变化,不是一成不变的机器。”林楠厉声说道。
“观众是在变,但大数据也在不断收集和总结。他们喜欢什么,大数据都知道,定制给他们就行了。
当大数据应用趋于成熟时,就彻底不需要专业的导演、制片,甚至是专业编剧、演员……”
张强的话,听得不少影视公司毛骨悚然,但又充满了魔性,让人欲罢不能。
“你说精准投喂,但伱们知道自己投喂的东西对于观众来说,到底是食物还是其他什么东西呢?大数据是死的,人是活的,观众有审美疲劳和厌倦心理。
在我看来,用大数据界定观众的喜好,甚至是强行定义观众,这是蛮横愚蠢的行为。
阿里的方法短时间内可能会有不错的收获,但长此以往绝对会给影视行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,最后整个行业都会被反噬……”
林楠说了重话,他觉得自己该说这番话。
所有影视圈的人,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林楠,他今天可是真敢得罪阿里呀!
不过台上的张强可没把林楠的话放在眼里,他脸上带着一丝哂笑,说道:
“不可否认,林导是比我们懂电影、懂剧本。但我们比你更懂市场,电影市场也是市场!”
轰的一下,会场上彻底乱了。林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