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家,还找了工厂,冷冻加工,挂在小程序,一开始只是卖给那些曾经吃过他们家馄饨的离家游子,包装都很简单,后来名声打开,销量越来越大,还有冒牌的,这才正儿八经开始设计商标,起了个正经名,不然以前都只叫“台州正宗馄饨”。
现在店名叫“真真馄饨”,二老私自定下的,郑清昱知道以后还觉得这太随意了,老郑乐呵,“味道取胜,不整花里胡哨的,而且真真多好,真食材,真味道,以后我们没了,这产业不还是你的。”
郑清昱曾用名叫郑真真,是后来才改的“清昱”,夫妻俩怕女儿名字太简单了,在学校会被人嘲笑。
老郑蔡蝶早就不亲自在店里干了,有钱有资产,蔡女士才不会继续一天到晚就在那和面擀皮剁陷,她思想太超前,才不会没苦硬吃,该享受就享受,没有说闲得无聊吃忆苦饭的,蔡蝶看来,会这样的人都是脑子有泡。搓麻、逛街、跳舞的时间都不够,她辛苦大半辈子了,得趁有命的时候抓紧享受。
老郑就是“脑子有泡”,闲得无聊就到店里视差,看着看着就手痒,亲自去包,被蔡蝶喷得无力招架,为了家庭和谐,后来也是他腰椎间盘突出了,才老实下来。
老郑估摸着时间,让店里的人提前煮好馄饨,刚好晾一晾,这样郑清昱坐下来就能吃了。
“怎么样?味道一样吗?”
郑清昱真饿了,狼吞虎咽,顾不上回答,甚至要了第二碗,不过吃了两颗就到顶了。
味道是她从小吃到大的,奇怪,她也不会吃腻。老郑坚持不用机器,郑清昱也觉得手擀的皮口感才独特,更软一些,所以店里的皮都是人工制作的,很多人回家乡了也要专程来店里吃。馅料是独家秘方,现在这些聘用的店家,都是交了费用专门和老郑学的配方,签了保密合同的,一旦违约,那就是法庭见。
“怎么样,还想吃什么吗,要不爸到隔壁给你买点炸串什么的?”
“饱了。”
老郑把她剩下的馄饨拿来自己吃了,觉得和自己做的,其实还是差那么点意思,但不影响什么,不然肯定要整改。
“爸,我想和你说件事。”
“怎么了?”郑清昱突然来这么一出,老郑一脸紧张,看得出她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疲惫藏不住,心都揪在一起,很想劝她就做老板收钱不行吗?
郑清昱把桌上的筷子筒挪回原处,说:“我上回和你说,我想离婚了。”
一听这事,老郑心一咯噔,嘴巴都不会嚼了。
可还是要装作平静,小心翼翼试探,“想清楚了吗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